法律知识点:关于取保候审的若干规定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1-12-01 15:58:44

  近期,从各种新闻媒体渠道,我们不难看出国家整顿娱乐乱象的决心。这些年,演艺行业各种乱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数据造假,粉丝骂战,严重者已经完全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触犯刑法构成犯罪。通过最近几起对于“劣迹”艺人的处理中,我们不难看到与法律相关的一些内容。那么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尤其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公检法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或者防止犯罪嫌疑人自残、自杀、逃跑、串供或者有其他社会危险而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掌握的。


  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机关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主要由我国公检法机关负责实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五种。其中对于取保候审的学习和掌握,主要从适用取保候审的对象,方式和被取保候审后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等方面入手。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由此可见,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那么,取保候审的时候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其中保证金1000起步,对于未成年人保证金500以上。如果提出保证人,保证人则需要满足下列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是对于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履行的义务规定。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缴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缴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对于取保候审的学习思路可以借鉴到其他刑事强制措施中,从决定、执行机关,适用对象,时间和注意事项上入手,能够有效掌握各刑事强制措施呈现的特点,并作出有效记忆,提高做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