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1-07-06 17:15:44

  在20世纪心理学界发起过一次投票——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斯金纳。由此可见斯金纳对心理学的影响力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考试中的重点人物——斯金纳。B.F.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以及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斯金纳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他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这也是安徽考查的重点。


  斯金纳和他的前辈桑代克一样,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之上的,但不同的是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端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此时食物对小白鼠来说就是刺激(S),而按压杠杆就是反应(R),刺激是在反应之后产生的,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纵性条件作用即(R--S),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之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验过程根据小白鼠对不同刺激做的反应频率的变化,斯金纳得出了三条定律即强化、惩罚和消退。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给一个愉快刺激,个体行为反应频率增加。比如,学生上课好好听讲,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他以后好好听讲的行为频率就会增加,这个过程就是正强化,其中老师的表扬就是一种愉快刺激,好好听讲就是反应。并且在正强化中有一种特殊的效应——普雷马克原理(祖母法则)。

 

  普雷马克原理就是指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例如小孩子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青菜,奶奶就会让他吃一口青菜再吃一口肉,因此又叫祖母法则。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使行为反应频率增加。比如,老师和学生说只要好好学习就不需要打扫卫生,于是学生都能好好学习。不需要打扫卫生就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好好学习的行为增加了。

 

  在负强化中也有两种特殊的效应。一种的逃避条件作用,另一种是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厌恶刺激已经出现,个体的行为反应频率增加,例如同学聚会,你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你就会转头就走。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厌恶刺激即将出现,个体的行为反应频率增加,比如,同学聚会前天晚上班长告诉你,你讨厌的那个人也会参加,你就会拒绝这次聚会。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的区分点就在于厌恶刺激有没有出现,出现了就是逃避条件作用,预示即将出现的信号产生的就是回避条件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最终个体行为反应频率都会增加。


  斯金纳提出的第二个定律就是惩罚。惩罚同样可以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行为,行为反应频率降低。例如学生上课讲话,老师批评了他,学生就不再讲话。负惩罚是指摆脱一个愉快刺激,行为反应频率降低。例如,学生上课讲话,老师不让学生上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同样,不论正惩罚还是负惩罚行为反应频率最终都是降低。


  消退就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施加理睬,从而使学生的不良行为降低的过程。比如说,学生上课经常讲话为了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老师批评了他,结果他反而变本加厉的讲话,此时如果老师和其他学生对他不加理睬,慢慢地他就会不在讲话,这就是消退。


  总结:

 


  斯金纳的强化、惩罚、消退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对行为主义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咱们安徽的考试中多以客观课的形式考查,所以大家要理解着去记忆,不要一味的死记硬背。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一战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