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的心理学思想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0-08-13 17:25:09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的知识一直作为重点来考查,其中对于各位心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的考查比重逐渐上升,难度逐渐增加。例如对于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奥苏贝尔等的考频不断增加,甚至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也频频出现。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对各个人物的观点、地位和代表作的对应,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那么今天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www.chinasydw.org)就针对于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奥苏贝尔的重要思想进行介绍,以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人物介绍
 
  奥苏贝尔(1918-2008)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在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
 
  二、代表作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1968)、
 
  《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1969)等。
 
  三、主要观点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
 
  (1)创建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并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学习类型,主要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要满足三个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学习者具有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2)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学习材料,在抽象性、概括性和包容水平上要高于新的学习材料,并且能为学习任务提供认知固着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和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把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三)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例如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属于一种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例如学生为了获得“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而学习。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