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9-07-11 14:36:07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再添一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一、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二、良渚古城地理位置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


  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三、古城结构


  1、周围环境


  良渚古城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


  2、外观与大小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


  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

 


  良渚古城还原图


  3、功能分区


  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高等级墓葬——反山墓地。

 

  古城地图


  莫角山土台和反山墓地均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考古发现。在城外北偏东五公里处为著名的瑶山墓地,曾出土大批最高等级的良渚文化玉琮、玉壁等礼器。有人从田野考古学角度判断,良渚古国的“首都”应该就在这里。


  4、水利系统


  2016年3月15日,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并不是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5月16日,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良渚古城易受到山洪的冲击,直至当代,东苕溪仍是杭州抗洪排险的重点区域。


  良渚人首先在外围兴建防洪设施,使整个遗址能趋利避害,兼得山泽之利而无水患之虞,从而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水利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也为日后良渚古国的管理机构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根据水利专家对溢洪道位置的估算,整个外围水利系统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形成了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的储水面,蓄水量可达275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


  外围水利系统与良渚古城紧密结合,除了水利科学的意义外,还将中国水利史由现知最早的春秋和战国时期往前提升了1000年。


  外围水利系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交通运输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极高价值。


  同时,如此规模浩大的水坝营建,需要相当的管理组织能力,说明当时良渚已经具备了应对复杂需求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四、历史价值


  良渚古城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国家。


  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实证距今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可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提供独特的见证。


  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这是继20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同时,良渚古城的发现将莫角山大型土台遗址、反山贵族墓地和莫角山周边众多遗址点组合为一个整体,为研究良渚遗址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曾经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五、相关阅读:世界遗产名录是指什么?


  《世界遗产名录》是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真题训练


  例1(2017湖南)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不属于多省联合申遗的是:


  A.土司遗址


  B.丝绸之路


  C.中国丹霞


  D.大足石刻


  【答案】D


  解析:A项:土司遗址,是指13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元、明、清朝中央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中央委任当地首领担任“土司”,世袭统治当地人民。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在2015年,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故土司遗址属于多省联合申遗。


  B项: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丝绸之路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它经过的路线长度大约8700公里,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故丝绸之路属于多省联合申遗。


  C项:丹霞,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丹霞是由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景区共同签订捆绑申报合作协议。故中国丹霞属于多省联合申遗。


  D项: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故大足石刻不属于多省联合申遗。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