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医疗卫生专业知识:水肿的发生机制、病因和临床表现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7-01-24 09:41:06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一)发生机制
 
  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有:①水钠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等;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血清蛋白减少等;⑤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等。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可见于右心衰竭。其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能起床活动者首见于踝内侧,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明显。
 
  (2)肾源性水肿:可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其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可伴有尿常规改变、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3)肝源性水肿:肝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
 
  (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黏液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
 
  2.局部性水肿常由于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如肢体血栓形成致血栓性静脉炎、丝虫病致象皮腿、局部炎症、创伤或过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