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的发展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7-01-05 15:33:09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事业单位考试专业知识是:计算机的发展。以使用的基本逻辑元件为标志,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年)
 
  采用电子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差、成本高。
 
  采用水银延迟电路或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存储容量。
 
  输入输出设备落后,还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ENIAC属于第一代计算机。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年)
 
  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制作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得到了提高。
 
  普遍采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存储容量有了提高。
 
  开始有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0年)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存储容量大幅度提高,增强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使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
 
  应用领域和普及程序迅速扩大,除用于科学计算、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外,还用于处理图形、图像及文字资料等方面。
 
  集成电路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质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更快。
 
  4.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0-1981年)
 
  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因集成度不断提高,而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和光盘。
 
  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软件产业高度发展。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集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5.第五代:智能计算机时代(1981年至今)
 
  由日本在1981年10月东京第五代计算机国际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并于1982年开始由通产省计划和组织实施。接着,美国国防部高级技术研究局于1983年制定了“战略计算机开发计划”,开始研制智能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能够处理文字、符号、图像、图形和语言等非数值信息,即能进行知识处理的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的目标是进行知识处理。人类使用传统的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抽象为模型,再给出解这个模型的算法,最后按此算法编制出计算机程序。如果把这一系列作业的一部分交给系统软件或硬件来完成,那么,计算机的应用就会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因此,必须发展系统软件,使它更接近人们的思维。同时,也使硬件具有相应的功能,由硬件来承担现在软件和人所担负的大部分任务,从而给软件系统减轻负担。这样,就有可能把人所担负的任务交给软件来完成。这就是人们对第五代计算机的基本构想。